岳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岳阳市“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的通知(岳政办发〔2017〕7号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19日       来源:      阅读:793次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城陵矶新港区、南湖新区、屈原管理区,市直各单位,中央、省属驻岳各单位:

《岳阳市“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岳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3月22日

岳阳市“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岳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部署,全面增强岳阳自主创新能力,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湘政发〔2016〕27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通过落实五大工程、25项任务,加快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推动市域经济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为建设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打造“1+4+2”大岳阳城市圈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自主创新。立足重点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实现技术突破,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创新主体。以自主创新支撑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2.坚持需求导向。始终把产业发展和民生发展对科技的迫切需求,作为谋划科技创新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结合为手段,引导科技资源流动和技术转移,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

3.坚持突出重点。在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领域,加大科技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在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领域,超前部署,大力支持原始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培育经济发展新引擎,促进全市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4.坚持整合资源。大力整合市内外各类科技资源,加快形成要素集聚、资源共享、高效配置机制。全面对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湖南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岳阳科技创新与国家、省级战略高度结合,使岳阳特色优势领域在区域战略分工中占据一席之地。

(三)总体目标。

1.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到2020年,全市拥有国家级高新区1家、省级高新区3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0家,高新技术产品达到1500种;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年产值4000亿元、增加值1200亿元,增加值年均增幅达到15%,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

2.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到2020年,全市获得国家、省级科技进步奖励50项;实现专利年申请量4000件、授权量3000件,其中发明专利年申请量1000件、授权量400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500件,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5件。

3.技术创新平台体系。到2020年,全市新组建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产学研战略联盟等市级技术创新平台50家,新创建国家级、省级平台25家,完善覆盖区域主导产业的创新平台体系。

4.技术创新人才总量。到2020年,柔性引进“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人才等科技领军人才10名、高层次科技人才1500名,带动培育市级技术创新团队50个。全市人才总量达到68万人,每万人人才数量达720人。

5.研发经费投入水平。到2020年,完善市、县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市级财政科技经费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不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各县市区财政科技经费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逐步提高;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达到95%。

6.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到2020年,争取实施国家、省、市重点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350项,攻克关键技术难题200项,应用型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90%;实现技术成果登记1000项、技术合同登记1500项、技术交易金额达到5亿元,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

7.科技普及推广水平。到2020年,创建省级以上科普示范基地20个,建设市级科普场馆或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30个;重点支持开展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科普活动,支持一批科普原创作品,建设一支优秀科普工作者和科技特派员队伍。

二、主要任务

围绕创新资源整合、创新创业支持、关键技术攻关、支撑能力提升、科技富民惠民,组织实施“五大工程”、“二十五项任务”。

(一)实施创新资源整合工程。

1.构建创新平台体系。组建产业技术战略联盟等公共技术创新平台,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中心等专业技术创新平台和重点实验室等基础研发机构。通过每年组建10家以上市级平台,创建5家以上国家或省级平台,全面构建富有区域特色、能够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创新平台体系。

2.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凝练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高标准建立市级科技项目库。进一步推进财政科技经费聚焦使用,每年实施一批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

3.建设科技人才队伍。大力实施巴陵人才工程,强化科技领军人才引进,通过搭建平台、柔性引进等模式,每年引进院士等领军人才2名以上。强化科技人才团队建设,每年培育选拔省、市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团队10个以上。强化科技人才培育,利用市内外教育和科研资源,每年定向培养一批技术创新人才。强化科技人才奖励,进一步提高市级科技突出贡献奖、科技进步奖的奖励标准。

4.促进科技创新融资。加快构建以财政科技资金为引导,企业为投融资主体,金融信贷、上市融资、股权交易、风险投资为重点渠道,科技保险、融资担保、质押借贷、信用评估为服务支撑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鼓励商业银行在岳阳建立科技支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不断强化科技信贷支持。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改制上市。引导创投机构与孵化器共建“天使基金”,面向科技型企业进行风险投资。发展科技金融中介服务体系,由科技主管部门、高新产业园区、金融机构和相关中介服务机构,建立科技金融服务中心,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方位、专业化、定制化投融资解决方案。

5.强化知识产权培育。推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强化知识产权导向,把自主知识产权获取作为实施科技项目资助、科技奖励的重要依据。强化专利申请奖励和专利成果转化,实施一批知识产权产业化重点项目,优化知识产权购买、转让、许可和评估服务。强化示范创建,建设一批知识产权示范县市、示范园区、示范企业。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维权和法律援助制度,持续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专项行动,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争取全市专利授权量总量、专利授权量增幅、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等指标排名进入全省前三。

(二)实施创新创业支持工程。

1.推进多方协同创新。大力推进政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创新活动融入国家和省级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完善跨区域的资源配置、联合研发、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机制。启动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按照国家协同创新中心运作模式,推动我市特色产业基地、龙头企业与市外高等院校深度融合,打造石油化工、智能制造等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和区域创新发展引领阵地。开展厅市会商活动,围绕解决区域科技创新重大问题,由地方政府主导,定期与省科技厅会商协作,促进地方产业资源与科技行政资源有机融合。强化产学研平台和专项支持,引导企业与市内外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协作体系。

2.实施自主创新引导。强化优惠政策落实,全面落实所得税减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强化财政资金激励,围绕突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从小微企业到高新企业、从创新平台到科技人才、从技术攻关到成果转化,给予全方位的引导扶持。强化科技进步奖励,加大对技术创新成果、优秀知识产权、突出贡献人才的奖励力度。强化创新环境保障,构建支撑自主创新融资体系,持续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专项行动,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舆论氛围,营造良好的创新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和舆论环境。

3.搭建创新服务平台。加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重点支持各类创客空间、园区孵化器和市县两级生产力中心发展,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和科技企业家培育能力。加强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强化技术集成、产品设计、工艺配套等共性技术服务,实现主导产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全覆盖。加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市级技术市场、科技人才市场、仪器装备市场,强化科技创新要素配置服务;建设一批科技信息服务中心、科技咨询机构;强化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服务;建设一批知识产权、科技项目评估机构,强化科技市场监管服务。

4.促进科技资源共享。推进科技信息共享,制定实施市级科技报告制度,完善科技项目库、创新平台库、科技人才库、技术成果库、科技咨询专家库,推行科技网上办事和政务公开。推进仪器设备共享,开展市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调查,征集仪器设备共享需求,建立共享资源库和需求库,实现共享信息市内外互联互通,提高仪器设施的综合利用效益。加强“岳阳科技网”建设,为促进科技信息全面公开、提高科技网上办事效率、优化科技文献网络系统对接共享提供网络技术支撑。

(三)实施关键技术攻关工程。

1.石油化工技术攻关。着眼构建“以炼化一体化项目为龙头,以化工新材料为特色,以煤化工为补充”的新型石化产业体系,加快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围绕打造核心竞争力,争取组建催化剂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启动高流动性尼龙6工程塑料开发、10万吨/年碳酸二甲脂等项目建设,为工业催化材料、锂系聚合物、环氧树脂、合成橡胶、聚酰胺、聚丙烯等产品做大做强提供技术支撑。围绕完善区域产业链,支持炼厂气加工、芳烃、环保溶剂、固体副产物等项目建设,促进央企与地方之间产业紧密融合、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协同攻关。围绕发展“两型”化工产业,启动实施石油炼制催化剂生产废水资源化利用、化肥农药清洁生产等项目建设,促进整个产业链条的绿色化、清洁化生产。

2.食品加工技术攻关。紧扣环洞庭湖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和岳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实施一批国家和省、市农业科技项目,争取实现三大突破。整合市级农业科研院所力量,加强水稻、西甜瓜、食用菌等品种选育(繁育),在新品种培育上取得新突破。借助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科技信息服务站、科技特派员作用,在生态种养技术攻关与推广上取得新突破。依托湘阴、平江、华容、君山等县区食品加工园区,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围绕茶叶、油脂、饲料、淡水鱼等农产品生产、保鲜、贮藏和精深加工,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研发攻关,重点支持黄茶品种选育、有机栽培、加工工艺、设备标准、产品贮藏等五大技术攻关,在做大产业龙头、促进产学研合作、延伸产业链条、培育地方特色产业上取得新突破。

3.智能制造技术攻关。围绕“中国制造2025”战略布局,立足电磁装备、其它专用机械、通用机械三大传统优势产业,实施技术攻关分类引导。着眼电磁装备制造企业错位发展,引导产品研发方向转型,支持永磁电磁、电磁冶金成套设备、电磁搅拌成套设备、节能高效电磁起重设备以及高档轧机、冶金连铸机、矿山磁选成套设备等产品研发,开发一批高端电磁新产品和冶金、矿山机械产品。着眼其它专用机械制造产业链条拓展,引导产品研发向上下游延伸,支持压力容器、炉窑燃烧器、高压阀门管件制造企业,开发安全性能高、使用寿命长、密封性好、耐腐蚀的压力容器、高压阀门、管道和紧固件,促进化工机械向成套设备方向发展;支持大型宽幅高速箱板纸机成套设备、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包装、半喂入式收割机和水稻插秧机、大型医疗器械及诊断仪器等机械制造技术攻关,提升造纸、食品、农机、医药机械制造水平。着眼通用机械制造产业技术升级,引导产品研发向高精尖转型,支持风电、铁路车辆、数控机床、冶金矿山设备等大型轴承,以及新一代无异音精密钢球、大功率节能防爆电机等产品研发。

4.电子信息技术攻关。围绕北斗导航、信息服务业、新型电子元器件等产业发展,实施三大技术攻关。依托岳阳军民融合卫星应用产业园,紧扣北斗卫星导航“两基地、两中心”建设,推动“基于北斗的室内外高精度定位系统研发及应用推广”等项目实施,在芯片研发、终端制造、军民融合、应用服务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依托岳阳楼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建设,推动智能家居服务、智慧旅游服务、智能安防监控等移动互联网技术攻关和应用;依托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子商务产业园,推动移动电子商务、物联网服务技术攻关和应用,支持信息服务业做大做强。依托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汨罗市、湘阴县等电子信息产业园,推进液晶显示器件、新型电子材料、LED大功率照明光源等技术攻关,带动传统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

5.生物产业技术攻关。围绕提高生物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从技术创新角度强化三重引导。着眼解决企业分散、龙头不强问题,加强和优化科技项目布局,分别对园区化学原料制药、高科技生物制剂、中药材深加工、药品包装材料生产、医疗器械等领域的龙头企业给予重点支持。着眼解决低水平重复建设、产品品牌不突出问题,抓好生物医药产学研战略联盟、湖南科伦研发中心等平台建设,加快聚丙烯安瓿、注射用奥拉西坦、抗肿瘤药物研发与产业化、高端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开发等项目实施,在大输液、抗生素、冻干粉等领域开发一批重点新产品。着眼培育人口与健康领域基础研究优势,依托省、市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加强肿瘤、血吸虫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诊断与防治技术研究,加快构建特色鲜明的区域重大疾病防治体系。

6.新型材料技术攻关。加强金属新材料技术攻关,依托湖南铝合金熔铸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色金属高效变质细化材料院士工作站等平台,推进铝钛中间合金、铝钛硼细化剂、泡沫陶瓷铝熔体过滤管、铝型材及塑钢彩色覆膜等技术升级和产业化。加强碳素新材料技术攻关,推进高品质石墨化增碳剂、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非标准石墨异型制品等系列产品开发。加强新型建筑材料技术攻关,支持水泥、陶瓷、木材深加工、新型墙体材料等领域的龙头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7.节能环保技术攻关。围绕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着眼湖区水资源综合利用、水污染监测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快“两型”技术开发应用。依托汨罗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和城陵矶固废进口指定口岸,延伸废旧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条,加强下游产品研发转化,突破能源高效与梯次利用、污染物防治与安全处置、垃圾分选成套设备等关键共性技术。着眼城市环境治理,加强空气、饮用水、重点污染源监测与应急处置技术,以及工业粉尘控制、固体废物和垃圾处理技术的研发应用。着眼节能降耗,支持风能、水能、太阳能、微波能、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开发,加强节能炉窑、节能灯具等产品开发。

8.现代物流技术攻关。强化港口物流技术支撑,依托城陵矶新港区综合物流园,支持公共物流信息中心建设,提升通关、通检、结算、信息、咨询等便利化、一体化水平;支持新港区大物流网络协同系统、港口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码头集装箱信息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等关键技术研发应用,提升港口仓储、运输、中转能力和效率。加快各类专业物流园区信息化和智能化改造,推动实施现代物流管理系统与软件、自动导引运输车、仓储物流机器人、高性能特种电机控制与驱动等关键技术研发应用,提升专业物流园的资源配置水平,打造一批现代物流产业园。

(四)实施支撑能力提升工程。

1.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大财政引导、示范创建、转化服务,争取开发500项技术含量高、财税贡献大、市场前景好的重点新产品,全面提升技术成果转化水平。强化财政引导,组建市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探索设立市级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基金,争取一批国家和省成果转化项目,实施一批市级成果转化专项,引导社会资本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投入。强化示范创建,打造一批省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县、示范基地、示范企业。强化转化服务,定期组织开展线上线下科技成果对接会,抓好技术转让、开发、咨询、服务等科技成果转化优惠政策落实,营造支持成果转化的良好氛围。

2.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加强前期培育、集中孵化、认定辅导,争取新认定170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持续创新能力、拳头产品品牌的高新技术企业。抓好前期培育,面向市域科技型小微企业开展调研摸底,建立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库,为入库企业提供科技项目、人才、资金、知识产权服务。抓好集中孵化,强化国家和省级孵化器配套支持,加大市级孵化器支持力度,不断提升园区孵化能力,孵化一批符合国家产业导向和我市产业特色的科技型企业。抓好认定辅导,定期举办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培训,指导企业积极参与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复审、重新认定工作。

3.建设科技示范园区。加强高新科技园区建设,立足现有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精细化工特色产业基地、湖南高分子材料产业园,对园区院士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技术转移机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等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知识产权服务、科技基础条件、科技中介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给予大力倾斜支持,争取新增国家级、省级高新区各1个。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围绕环洞庭湖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立足岳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结合洞庭湖区的资源、产业、生态特色,就湖区品种选育、特色种养、农产品加工、生态环境修复、血吸虫病防治等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加快争取、部署、实施一批湖区特色公共科技平台和重大科技项目,促进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推动水、湿地、岸上资源开发相统筹,实现湖区三次产业发展相协调。

4.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层面抓引导,围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五年规划,健全高新产业政策支持体系,争取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攻关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强化市级自主创新引导基金专项支持。产业层面抓调研,围绕市域主导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持续开展调查研究,沿产业链梳理创新链,沿创新链布局重大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专项,实现科技项目精准支持。企业层面抓帮扶,通过科技帮扶企业、科技特派员、产业帮扶等活动载体,实施“一企一策”对口帮扶,帮助企业建平台、引人才、上项目、融资金、报专利。通过三大举措落实,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推动市域经济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

(五)实施科技富民惠民工程。

1.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加强先进适用农业科技推广,依托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发挥农业科技园区、特色产业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带动作用,推广高产优质高效安全作物种植、畜禽水产养殖、林业资源培育与利用等技术,带动农民致富增收。加强农业生态修复技术推广,普及测土配方精确施肥、病虫草害生态控制、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农田径流氮磷生态拦截、农药安全施用及残留降解等清洁生产新技术,助推新农村建设。

2.繁荣社会发展科技。整合科技惠民、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科技专项,强化人口健康、生态环境、公共安全等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创新。加强人口与健康科技创新,抓好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支持传染病预警控制系统建设和社区健康服务模式研究。加强生态控制科技创新,推广行业清洁生产与“零排放”、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生活垃圾及污水无害化处理等技术。加强公共安全科技创新,围绕保障公共信息安全、食品安全、生产安全,强化对突发公共事件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的技术支持。加强防灾减灾科技创新,强化地震防灾宣传、监测预警、抗震设防、应急体系建设等技术普及,支持防火涂料、防水材料等产品开发。加强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依托信息技术和高新技术,支持文化、旅游、金融、商贸流通、健康养老、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

3.加强县市区科技工作。整合国家和省市科技创新资源,加大对县市区科技工作的支持力度。组织实施一批科技富民、县域经济发展技术创新引导等科技专项,以促进农民增收和壮大县域经济为目标,以培育发展科技型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支持县市区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实际,加快主导产业和重点民生领域技术研发应用,提升县市区技术创新水平和综合实力。组织实施一批科技条件平台、农村科技信息化等科技专项,支持县市区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服务和技术普及推广服务效能。

4.提升群众科学素养。全面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强化科普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活动开展。加快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一馆一园一论坛”科普平台建设,鼓励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创办科普基地,创建一批国家和省市科普示范基地,建立健全科普资源共享机制。加强科普人才培养,借助科普讲座、科技特派员、科普作品竞赛等载体,培育一批优秀科普人才,推动创作一批优秀科普作品。加大科普活动支持力度,分别针对产业工人、社区居民、青少年、农民等群体,依托科技活动周、送科技下乡、“12396”科技信息服务等载体,扎实开展科普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等活动,通过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科普活动,不断增强群众的创新意识和科技素质。

三、保障措施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根据“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的政府职能定位,强化各项保障措施,支撑科技创新事业发展。

(一)推进科技体制改革。

1.改革市级科技计划体系。加强科技计划顶层设计,根据国家和省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精神,结合岳阳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工作实际,重新构建市级科技计划体系。聚焦市级重大战略产品和重大产业化目标,设立市级科技重大专项;聚焦产业发展、民生需求和公共服务,设立市级重点研发计划;聚焦企业技术创新,设立市级技术创新引导专项;聚焦创新平台建设和人才培育,设立市级创新平台与人才专项;聚焦原始创新,设立市级基础研究计划。

2.改革科技支持政策体系。根据国家和省出台的各项科技创新激励引导政策,按照市级法定权限,着眼产业引导、科技投入、税收激励、金融支持、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创新平台、科技普及、决策咨询等方面,对市级现有支持科技创新政策进行梳理,更加注重对科技创新活动各环节的支持,更加注重科技、财税、金融、产业等各项政策的综合,形成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和制度环境,全面增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

(二)推动工作机制创新。

1.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科技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单位,要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和本规划总体要求,根据实际制定专项规划和政策措施,形成全市科技发展规划体系。市科技局负责本规划实施的统筹协调和业务指导,制定各项目标任务分解落实方案,建立规划实施情况监测、评估、考核机制,加大实施力度,强化督促检查;在本规划实施中期阶段,应该进行中期评估,并根据发展情况进行必要修订,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2.建立科技工作会商机制。加强科技工作宏观统筹,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建立市政府定期听取并研究科技工作制度,及时解决制约科技创新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建立定期厅市会商制度,争取更多的国家和省级重大科技项目、科技促进政策落户岳阳;建立科技部门与组织、财政、税务、发改、经信、农业等部门会商制度,在科技政策落实、财政科技预算、重大项目建设、创新团队培育等方面形成协同推进机制;建立市、县市区科技会商机制,确保科技发展政策和任务落实,集中力量解决区域科技发展重大问题。

3.建立科技依法决策机制。加强重大科技决策调查研究和意见征求,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提高决策科学性。加强重大科技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有效规避、预防、控制决策实施的社会稳定风险。加强重大科技决策合法性审查,严格依据法律法规进行决策,保障决策的合法合理。

4.建立科技决策咨询与第三方评价机制。在行政决策中,注重发挥科技部门的参谋作用,围绕全市经济社会改革发展,从技术支撑角度组织开展系列专题调研。在科技决策中,注重发挥专家的咨询作用,围绕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大科技平台建设、重点项目实施,充分发挥专家的咨询、监督和评价作用。在科技计划设计和项目管理上,注重发挥第三方评价作用,建立完善第三方评估评价制度,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完善重大科技项目决策程序,提高科技创新管理工作效率。

(三)加大创新引导力度。

1.增加政府科技投入。严格按照《科学技术进步法》和《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强省的实施意见》(湘发〔2016〕25号)要求,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持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优先保障科技创新重点支出,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财政支持。

2.丰富创新引导手段。优化区域创新布局,立足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产业创新基础,实行科技创新优势优先,促进创新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互动。优化科技经费配置,大幅增加产业关键技术攻关、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投入。创新资助方式,采用分期拨款、事后补助、贷款贴息、偿还性资助等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加强科技信用评价,结合科技项目管理,建立科技信用档案,加强评审专家、项目负责人、中介机构的诚信建设。

3.加强舆论宣传导向。大力弘扬新时期创新创业文化,积极营造崇尚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社会文化氛围,充分借助网络、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对科技创新的政策精神、法律法规、发展战略、工作思路、先进典型等,进行全方位持续性的宣传报告,不断增强全社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知晓度、关注度和支持度。

(四)强化科技绩效管理。

围绕落实国家《科学技术进步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6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等有关规定,突出财政科技投入、科技项目管理、支撑发展水平等重要指标,实施定期检查和督促整改,形成规范性、制度性和约束力都比较强的考核机制。围绕保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顺利实施,建立科技管理绩效督导机制,加强对各县市区和相关部门单位的科技创新工作考核,明确责任主体,细化目标任务,推动形成“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激励机制。